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粮食价格没涨过的原因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粮食价格没涨过的原因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十多年粮食的价格基本没涨过?
前几天粮小咖在问答上发了几张粮食价格走势图,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趁着题主的这个问题,再发一下。从这几张图上来看,这10多年来,国内粮价水平总体上是上涨的,但在上涨的过程中,近两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及去库存的推进,粮价出现了下跌,使得部分品种的价格回落到了2011-2012年前后的水平。接下来简单聊聊价格变动的原因吧:
(上面这个图是全国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图)
一、近年来,国内粮价的上涨,主要是种粮成本持续增加、托市及临储收购底价持续提升、国内粮食消费量稳步增长等带动的,其中,最明显的带动因素来自于政策性收储价格的上调。比如,2005年-2007年,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国标三等一直保持在0.7元/斤、0.72元/斤、0.75元/斤,但从2008年起开始上调,到2015年上调至最高水平,分别是1.35元/斤、1.38元/斤、1.55元/斤,最高涨幅达到了106.7%;同样,小麦最低收购价国标三等2006年-2007年保持在白小麦0.72元/斤、红麦及混麦0.69元/斤,也是从2008年开始上调,到2014年-2017年保持在1.18元/斤的最高政策底价水平。
二、而最近几年价格下跌的原因,也和政策性收储价格下调或取消,有着很大的关系。自从2004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并启动主要粮油品种的政策性收储,虽然大豆、油菜籽的市场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但总体上都呈现出来了非常明显的政策市特征。尤其是主粮品种,政策主导市场购销的特征非常明显。而在2014年取消大豆临储收购政策、2016年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之后,政策的调整方向改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在进口粮居高不下、国内库存压力较大等影响下,市场化之后的大豆、玉米价格出现了长时间的低迷下滑。
而稻谷、小麦的托市收购政策尽管延续,但收购底价改变了以往只涨不跌的态势,从2016年早籼稻托市底价下调开始,中晚稻、小麦的托市收购底价也先后下调,尤其是2018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较2017年大幅下调,其中早籼稻、中晚籼稻均下调0.1元/斤,国标三等下调幅度分别为7.7%、7.4%,粳稻下调了0.2元/斤,下调幅度为13.3%,下调之后,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元/斤、1.25元/斤、1.3元/斤。而小麦在2018年也下调了3分,国标三等为1.15元/斤。
三、在收储政策取消、政策性收购底价下调的同时,国家手中的大量政策性收储的临储粮食库存,也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如临储玉米、托市稻谷、托市小麦,特别是临储玉米和托市稻谷,储存年限很多都比较久了,去库存的压力比较大。为此,国家也在今年的4月初下调了玉米、小麦及稻谷的拍卖底价,其中有些年份产的陈粮拍卖底价远低于市场价,随着这部分粮食的入市,在增加市场供应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市场价格。
四、这几年来,粮食进口量大增,由于价格较低,对国内粮价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压。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12477万吨,其中谷物及谷物粉达到了3270万吨;大豆8169万吨。在谷物及谷物粉中,减去玉米473万吨、小麦及小麦粉304万吨、稻米338万吨,剩余的2150万吨就是往年很少进口的高粱、大麦、木薯等。而这些品种,加上一些进口的低端大米,构成了近年来除了大豆进口逐渐增加之外的,其他粮食品种的增量。到2017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3062万吨,其中大豆9553万吨、玉米283万吨、小麦442万吨、大麦886万吨、稻米403万吨、高粱506万吨、木薯813万吨。
为什么10多年了粮食价格基本没有上涨呢?我看这个问题,(关键词:调控,补贴,丰收)第一说明我国的粮食生产,粮食调控抓得好,抓得稳,社会经济不论怎么发展,中央对农业这个基础作用高度重视,连续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三农,粮食“压舱石”稳如磐石。第二虽然粮食价格10年来基本没有上涨,但中央每年对农业基础、粮食生产的投入和补贴逐年有增无减,这也是粮食价格稳定的基本保证。第三尽管我国每年台风、洪涝等灾害频发,但由于各地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抗御自然突害的能力大大增强,防灾减灾合力巨大,让粮食生产年年实现丰收,储粮富裕,这更是粮食价格稳定的前提。总之,只有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的国家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粮食不进不会涨价而且还有降价的趋势。因为按品质来讲,中国自产的粮食品质在全球都是排在后面的,而平均粮食价格却拍在前几位。与其说坑农民不如说中国目前的小农农业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经济形势了,农业的第三次改革已经到了眼前了。规模化种植,工业化生产在最近几年会逐步走到台前。
这个问题说明粮食部门抓住了人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石让城市人的幸福感都是有目具睹。粮食比现在工资不成比例,八○年以前工资三十,玉米一角,二OO年工资一千元,玉米一元,二0一五年工资三千玉米七角五分,在城市猎人眼里:,这里应该的,我们农民要坚守阵地,为城市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国防建设做新的农民。
二十年粮食不涨价的具体原因在哪儿?
中粮集团和中储粮两大国有集团配合的好啊!中粮负责买买买进口了一亿多吨转基因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的五分之一,中储粮负责抛抛抛绝不允许粮价抬头,有这两家单位的紧密协调粮食价格不下跌还真不行!所以农村青壮年都出来盖房子服务“城镇化”被迫谋生,七八十岁的农村老奶奶都下地干农活,城里人买房炒房赚的笑逐颜开,城里的公园里歌舞升平广场舞大军从早到晚川流不息,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中粮集团功不可没,中粮集团不单会进口转基因粮食,而且还会拿地搞房地产开发,一线城市到处都有中粮大型楼盘,中粮集团的财富可能不比中烟集团少……!?
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位网友跟帖:
三位头条作者说得很清楚,粮食不涨价是为了国家发展大局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老农非常赞同三位观点。
粮食既然是公共产品,是战略物资;粮食既然担负着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的重任;粮食不涨价既然是基本国策。粮食不涨价所造成的低收益就应该由社会共同承担,由国家共同承担,而不应只由农民承担。
只由农民承担是牺牲农业发展来求得其它行业的发展,是压缩农民基本生活空间来求得其他阶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对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共同提高。
只由农民承担粮食不涨价后果,造成了农业没有剩余价值积累,从而无法自我造血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造成了农村经济凋敞无法参与国民经济内循环;造成农民贫困,城乡贫富出现巨大悬殊。
作为一个农民,提出这些问题,并非完全为个人,甚至也不完全是为整个农民阶层说话。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老年农民养老无保障。这些,并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也不利于国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老农虽然老矣,但也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党和国家是有感情的。华夏民族如旭日出海,正处于冉冉升起阶段。西方敌对势力并不能阻挡祖国前行的脚步。唯望国家理顺内部存在的问题,全民同心,共兴中华。
稳定物价,安抚民心,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靠的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如果粮食涨价,那么会连带所有物价上涨,包括农资用品,***,化肥,农药,这样农民会更苦更难更累。
还有那么投机取巧的商人,会囤积居奇,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民心惶恐,内部混乱,那外部就会趁虚而入,天下就会大乱。
所以国家宁可进口大豆玉米,也不粮食涨价。为的是稳定人心…
我国的粮食价格不是二十年不涨价,而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现在已经是七十余年,从来都沒有涨过价。价格一直保持在粮食的生产成本,甚至赔钱的价格上供应着全国人们的生活需求。
特别是在国际粮食出现供应紧张,价格涨价甚至暴涨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粮食不但不涨价,反而还要落价。在这七十余年中,不止是一次,二次,而是无数次的出现过,这完全是有依据可以去查的。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七十余年,我国的粮食不但不涨价,一直是按照粮食的生产成本,甚至还赔钱的价格供应全国人们生活需求,具体原因在那里?新中国成立以后七十余年粮食一直不涨价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国家的基本国策。一是给全国人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为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建设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就是粮食七十余年一直不涨价,甚至还会落价的根本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粮食价格没涨过的原因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粮食价格没涨过的原因分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