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粮食价格与郑州有关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粮食价格与郑州有关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郑州主要粮食作物?
郑州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由于郑州地处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地带,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区域,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都非常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郑州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约500万亩,小麦种植面积约20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面积149万亩左右。
中原粮食集团是不是中粮集团?
中原粮食集团不是中粮集团。
中原粮食集团是为实施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级战略。
中粮集团全称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场改革中逐渐从“***执行主体”向“市场经营主体”转型,是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
2018年早稻有保护价吗?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2018年我国的早稻托市价格取消或者降低的可能性很大!这是多位学者和***官员的一直态度,而这些人往往都是每年我国粮食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他们的话往往就是政策的风向标,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就把这些行业大佬和业界专业的观点给大家呈现出来吧,仅作为参考!具体情况请以国家政策为准!
陈锡文——建议2018年取消稻谷最低价制度!
陈主任是我国三农行业当之无愧的大佬级别的人物,曾经参加过我国多项涉农政策及三农相关文件的制定。他现在是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经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等重要职务,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比较关注。
他在前不久召开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建议:从2018年早稻上市开始,取消主产区的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按生产成本加补贴的办法,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这一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轩然***,业内也是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四起。
国家发改委发文——今后将增加稻谷最低价政策的弹性!
在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曾发文表示,要进一步增强我国稻谷低价收购价政策灵活性和弹性,改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只升不降的市场预期。
众所周知,去年也就是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下调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比2015年每斤下调2分,其他品种价格均继续保持上年水平不变。
到了今年,甚至对稻谷最低收购价进行了全面小幅下调,与去年相比,我国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分别下调3分、2分、5分。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只升不降”的坚冰已经被打破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更加富于灵活性和弹性。所以,明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出现下调或者取消都很有可能,都可能说是在意料之中!
所以,农民朋友们,做好准备迎接变化和困难吧!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12.14
感谢邀请。关于2018年的稻谷托市政策目前尚未公布,因此还难说。目前网上流传的关于2018年取消早籼稻托市的消息只是部分专家的建议,并不代表国家政策。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在8月份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商品***、大连商品***主办,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粮食论坛上,
***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关于《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报告中建议:做好2018年调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准备,将最低收购价调低0.03元/斤,调整至1.15元/斤。自2018年起,暂停实施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将粳稻最低收购价再下调0.1元,至1.4元;将中晚籼稻再下调0.06元/斤,至1.3元/斤;2019年再综合根据籼稻价格调整以及整个粮食供需情况,进一步调低价格水平。
随后,在10月份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8年小麦托市价格方面正好与程国强博士预测的一致,因此这个建议最近又被重新翻了出来,部分不了解真实情况的自媒体直接报道成国家取消2018年早稻托市。
因此,具体政策还要等待国家的政策发布。
另外,从个人理解来看,虽然政策还没有公布,但很多事都属于空穴来风,既然有专家建议,明年取消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大的。
其实,在我国连续多年的托市政策下,我国粮食库存连年攀升;而与此对应的是,粮食进口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在高端粮油消费领域缺口日渐增大,虽然国家在收购中逐渐加强对粮食质量的把控,并一改之前的混收局面,但收效并不明显,粮食生产“重量不重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粮食产业升级的一道铁栅栏,大量的粮食无法顺利出库,逐渐由新粮变陈粮。
来自行业机构卓创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我国粮库稻谷库存总量高达1.2亿余吨,供大于求格局较为明显。而在2017年国家公布的稻谷最低收购价中,早籼稻已经连续两年下调,中晚稻也自该政策实施十四年以来首次下调,稻谷去库存的大趋势已经不可改变。
河南受灾,粮食减产,粮价会涨吗?
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价格暴涨,是否有些危言耸听。
整体世界粮食供应还是平稳得,只是不平衡,不充分而已。也就是说,有些国家粮食丰富,有的国家粮食较短缺。如南北美洲,东南亚各国,奥大利亚和部分东欧国家粮食还是非常充裕的。只是严重干旱的非洲国家及一些中东国家及部分西欧国家。另外人口大国印度在粮食方面还是输出大国呢。
就中国而言,我国的粮食生产以2020年为例,仍然延续丰收年。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基本上自供自给。总进口粮食为14262万吨,主要是大豆和玉米占比1亿吨。其他主粮很少进口,只是进口一小部分优质大米而已。但是,我们国家同样会出口一部分粮食。
作为我国产粮大省之一的河南省7月中旬以来遭受了特大洪水,给河南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其中也带来了农业生产方面的重大影响,甚至有人会认为关乎到粮价的波动。
不过,不必过分担心,中国的粮食诸备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最多的。虽然这次河南省的洪涝,包括前期另一个产粮大省黑龙江也遭遇到特大洪水,在粮食生产上损失不小。但河南省的洪涝主要是集中在郑州市等大中城市,而农村稍为没那么严重。因而农业方面的损失总体没有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也不会因一两个省的灾难就会使今年的粮价造成猛涨,更不会出现粮食危机。
国家对老百姓的生活向来是最关心的,早已未雨绸缪。以前提的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现在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库。所以,决不允许老百姓饿肚子,也决不允许粮食价格暴涨,危及国民经济的正常运作和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
在国际粮食市场,其价格上涨预期旺盛,全面通胀趋于长期化,大宗商品尤其是粮食价格概莫能外,但是就国内农产品市场而言,并不存在长期上涨的基础,甚至有可能回归到疫情以前低通胀甚至价格通缩的常态上。但是作为一个世世代代为农的农民,重要的是不仅仅从农民的角度,更是以中国经济整体来看,我还是希望农产品价格能够迎来一个温和上涨的长周期,作为对农产品长期低迷和市场不合理机制的纠正以及回补,国家更多介入农产品市场机制,提高收储价格,让利于农民。以农民的角度来看,农产品价格的低迷的确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辛辛苦苦的劳作,一斤粮食竟然比不上一瓶矿泉水,导致农村地区土地抛荒担忧甚嚣尘上,农村地区人口空心化,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农业根本就无法与西方廉价农产品竞争,后者就如同洪水猛兽,对中国农业和农民足可以形成降维毁灭性的打击,中国农业虽然年年丰收但是却陷入了多收了三两斗的前景,令人担忧,但是推广大农场农业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资本大农场农业将会使得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意味着***如由农产品生产企业资本化大农场化,粮食价格相比较于现在,将会大幅度提升,这似乎和人们的预期不一样。从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来看,农业,工业等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基础,一方面为人民币货币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什么这么说呢,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与货币并驾齐驱的硬通货,保障货币价值,这是中国特有的小农即多元农业经济的独特之处,中国的传统农业农产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既有脆弱落后的一面,又有多元强大之处,如何强大的,即作为中国经济扩张的支撑和港湾,如果丧失这种支持,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会如同空中楼阁,完全无法抵御任何风险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使得农业并未收益于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基础正在受到通胀压力的侵蚀,而自身却处于通缩的状态,这对于中国经济存在巨大的风险。
主粮,大米,白面涨钱不会太大,因为国家要控制,饲料粮涨价已是箭在弦上,饲料粮是商品粮,不是口粮,国家控制不了这么多的事情,是国际市场与内地市场共同决定的价格,
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肉类需求量大,饲料粮需求也很大,涨价是必然的,河南的灾情会加重需求矛盾。
抢完菜,不会又让去抢粮吧。不该发这样的提问,粮食价格国家管控,怎么能轻易动呢?安心生活就好,不用咱操心。抢盐不是有好几次,哪次有事?都是挑事人搞的,老百姓的饭桌是国家安稳的基石。
无法上涨,今年北方雨水好,夏粮丰收了。中国国储粮极为充裕,没有粮食安全问题。河南只是短暂出现城市内涝,跟河南的粮食生产无关,受灾的只是城市,而且只是那么一天的时间。河南其实更需要水,干旱的风险更大一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粮食价格与郑州有关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粮食价格与郑州有关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