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一旦粮食卖多少钱?
以清朝为例:
一石为一百升,一升大米重约一斤八两,一石即为一百八十斤。康熙后期,据曹寅于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日所奏折:“江宁上白米价一两二、三钱” 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 米(石)2.6-2.75两 清仁宗嘉庆时 米(石)丰年2两,歉年3两。
“上白米”价格稍贵,而一般的米价格要低得多。据清人笔记《履园丛话》记载,在康熙末年,每升米7文钱,每石米700文或银7钱;乾隆中期为每升米十四文钱,折每石1400文或银1两4钱。
历史上粮食最贵是哪年?
明朝末年啊,那时候我国赶上了小冰河期,加上又是王朝末期,天灾人祸,粮价疯涨啊。
明朝末年,中国赶上了千年一遇的气候变化,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一个时期。从万历中叶开始,中国北方的旱灾,持续了大概70年之久,这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一个国家来说,完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在严寒和大旱双重的袭击之下,全国闹饥荒。咱们看看当时的粮价就知道缺粮缺到什么程度了。大家都知道有位史可法,这个史可法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到河南去考察,期间他给弟弟去了一封信,讲沿途所看到的粮价。他说山东,石银,就是一石粮食要卖到一百五十两白银。在河南,一石粮食要卖到二十四两白银,可是您知道这个粮价在正常年景是多少钱吗?
在正常年景,一两银子可以买四石左右的粮食。在丰年可以买到七八石,在一般的荒年,比如局部出点灾荒了,粮食是一两一石。这也就是说,当时北方地区的粮价已经涨成了稀世文物的天价。您想一百五十两一石啊,跟正常的年景相比翻了六百倍。这说明当时北方地区的粮食价位高得已经很离谱了。
等到李自成起义的时候,正是崇祯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当时河南大旱。李自成从钧州进到河南以后,一到地方立刻就聚起一万多人。为什么?不是李自成有魄力,是因为那儿的人的确是活不下去了,与其在家等待饿死,不如跟随李自成造反。
应该说明朝末年连续的灾患,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它属于连年,而且基本上是全国范围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灾地域之广,在以往的历史记载中也很难看到。明朝末期***的登记人口,全国差不多是六千多万,但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和康熙初年,***登记人口已经不足两千万了。这种人口的锐减,就是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的。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里炒钱。粮食和钱的比例是如何变化的?1年里面变?还是咋么变的?
每月一变,物以稀为贵,要想粮价跌就在城里多放点粮食少放点钱,反之怡然,21日输送部队带出去,1日再回来,理论上一个城都可以炒,就是每个月变化只一点,(3贵,7便宜)。
与月份无关,只与城里钱粮的比例有关,到了产粮月,因为产粮了,粮价就跌了,所以产粮月到来想维持粮价3就把粮食搞为0就ok了,这样想随心所欲控制粮价了,一个城3,一个城7,完全不变化都可以做到的。
前提是你得注意每月的粮食消耗量等一些。
。
。
如果粮食为0产粮后粮价跌了,就拆几个改建市场,如果很稳定的粮价3,你突然派兵出征,粮食没人吃了,产粮月到来,粮价就4了。
。
。
唉,好啰嗦,懒得说了,就这。
。
。
既然人们生存离不开粮食,为什么粮价这么低?
这就是经济学里经典的“钻石悖论”。钻石毫无用处,可价值不菲,水极其重要,却很不值钱,这明显违背了价值规律嘛!经济学的解释是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在现代化科技和国家政策的加持下,粮食产量大,供给充足,导致边际效用很低(多一斤少一斤无所谓),价格当然上不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