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识别大蓑蛾?
成虫产卵期,树上绑挂剪下的核桃枝,诱集产卵,集中消灭。(8)大蓑蛾(避债蛾、袋蛾) 寄主与为害状:苹果、桃、核桃、板栗等果树及洋槐、杨、椿等林木。幼虫啃食叶肉并吐丝缀D1‘织囊,小幼虫背负囊袋,大幼虫悬于叶背。
b。大蓑蛾:可用黑光灯或性激素诱杀成虫,或用多角体***制剂进行生物防治。c。豆大蛾:于清晨人工捕杀幼虫;幼虫发生期用菊酯类农药喷杀。冬春结合清园消灭越冬蛹。d。
两者都属睡莲科植物,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莲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睡莲的叶片表面油油亮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而且V字缺口。
生物防治。用大蓑蛾核型多角体***防治,也可获得良好效果。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化学防治。
当然为了盆景造型需要,也可以将部分枝条适当长留。7,病虫防治:迎春花病虫害常发生叶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雌成虫体长约25毫米,体黄白色,蛆状,无翅,足亦退化,体多茸毛,在幼虫结成的袋中生活。雄蛾体长15~20毫米,翅展35~44毫米,黑褐色,触角羽状,前翅有4~5个半透明斑,后翅有褐色斑纹,胸部背面有2条白色带纹。
大窠蓑蛾是什么?
1、大蓑蛾学名Cryptothelea.variegata.Snellen,属鳞翅目,蓑蛾科。别名大窠蓑蛾、大袋蛾、大背袋虫。雄蛾体长15~17mm,翅展35~44mm。体、翅褐色,前翅翅脉暗褐色,近外缘有4~5个半透明斑块。
2、大蓑蛾别名棉蓑蛾、咖啡蓑蛾、大窠蓑蛾、大袋蛾、大背袋虫。属鳞翅目蓑蛾科。国内分布广泛,南北各省几乎都有发生。寄主除危害柑橘外,还有茶、悬铃木、香樟、刺槐、苹果、桃等多种林木与果树。
3、大蓑蛾又称大窠蓑蛾、大袋蛾等,在众多地区均有分布,常常导致农户们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农户们必须及时***取措施进行防治。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荔枝大蓑蛾的危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农户们有所帮助。
4、棉花大蓑娥别名大袋蛾、大窠蓑蛾,在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广泛分布,常常导致棉花品质及产量的下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那么,农户们该怎么防治棉花大蓑娥呢?以下内容将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农户们参考。
这是什么虫,在树上挂着给我弄了下来了。。。
大蓑蛾亦称袋蛾。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昆虫。世界性分布。幼虫用丝、枝叶碎屑和其他残屑构成长6152公厘(1/46吋)的袋状外壳负之而行,并在其中化蛹。
吊死鬼”是尺蠖的幼虫。尺蠖(chihuo)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的统称。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完全变态。
小时候被称为“皮虫”的昆虫可能是蜱虫,也可能是尺蠖。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
大蓑蛾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1、成虫:雌虫无翅,蛆形,体长约25毫米,头部黄褐色,胸腹部黄白多茸毛,腹部末节有一褐色圈。雄虫有翅,体长15~19毫米,体黑褐色,触角羽状。前后翅均为褐色,前翅上有4~5个透明斑。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淡***。
2、雄蛹长18—24mm,黑褐色,有光泽;雌蛹长25—30mm,红褐色。
3、卵椭圆形,长0.9~1毫米,淡***。幼虫在三龄后雌雄形态明显不同。雌虫肥大,体长25~40毫米,头部赤褐色,胸部背板灰黄褐色,背部两侧各有1个赤褐色斑。雄幼虫体长17~24毫米,头部黄褐色,中央有1个白色人字形花纹。
4、大蓑蛾 卵 椭圆形,直径0.8—1.0mm,淡***,有光泽。幼虫雄虫体长18—25mm,黄褐色,蓑囊长50—60mm;雌虫体长28—38mm,棕褐色,蓑囊长70一90mm。
5、才能图片上看,这个是松毛虫的一种。松毛虫 是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的统称。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共有 30 余种, 我国分布有 27 种,是松毛虫 种类最丰富的国家 。
6、(一)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幼枝、叶片、花柄、花草、雌蕊及果实都呈暗红色。叶片椭圆形,卵形,具重锯齿。花常单朵,有时2~3朵聚生,粉红色,果实近球形。(二)生态习性 原产于亚洲西部,我国沪宁一带栽培较多。